一般覆土后8~12天,白色菌絲爬上土面。待土層表面布滿濃白菌絲后,去掉床面茅草或報紙降濕,使土面菌絲倒狀。此階段空氣濕度應控制在85%~90%,溫度20C~25℃為適,同時加強通風換氣,增加光照,刺激土層內菌絲分化,促進原基扭結形成子實體。
出菇期嚴格區別子實體生長發育不同階段進行管理。幼菇生長期處在小氣候中生長,一般不噴水,干燥天宜噴霧狀水于空間;當菇體長至3厘米高時,每天噴水1~2次,空氣相對濕度85%~ 90%;子實體進入成熟期,停止噴水,避免爛菇。整個出菇期菇房掌握溫度30℃左右;特別注意通風,保持菇房內空氣新鮮。金福菇從原基形成到子實體成熟,一般12~15天。子實體叢生或單生。初期圓柱形,成熟時菇柄粗長,上小下大,菌蓋平展,表面光滑。采收時手握菌柄,整叢拔起。采收后清理床面殘留物和老化菌絲,整平料面,停止噴水,生息養菌5天后繼續噴水,并噴施一次菇豐保營養液,控溫、通風、光照,二周后第二潮菇出現。一般可采收4潮菇,管理得當,生物轉化率可達80%~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