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珍菇菌絲長滿袋后再繼續培養5-7d,使菌絲達到生理成熟,積累養分就可運到出菇場菇房產菇。
出菇房的選擇要求:便于管理,要求能通風、保溫、保濕、干凈衛生,菇場邊無垃圾,無糞便、無臭水溝。菌袋還未搬進前要先用敵敵畏和樂果對整個菇房進行噴霧滅蟲,而后再用5%甲醛水溶液噴施滅菌。
5天后就可把成熟的菌袋搬進排場管理出菇,排場方法有層架堆垛式、落地堆垛、畦床立袋排放、畦床脫袋埋土等。無論何種,菌袋搬進前,都要對已清毒滅蟲過的菇房(棚)進行先預濕,在床架、墻壁、地面應大量噴水,增加整個菇房(棚)的濕度。在菇房(棚)中布置2-3個殺蟲燈,以便控制蟲口密度。
菌袋進房后養菌2d,沿頸圈將塑料袋割掉,刮去原生老的菌種或肥大的原基,菇房的相對空氣濕度保持90%,連續3-5d,溫度保持在23-25℃,每天給予一定的漫射光。此時菇房應該勤噴水,小通風。3-5d后可見料面上原基開始分化,并形成大量的菇蕾時,要增強小通風和光照時間,保持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,濕度保持在85%-90%,此時,切忌向菇蕾直接噴水,否則菇蕾易變黃萎縮死亡。待菌蓋漸平展時,可用細噴霧器勤噴霧。干燥的天氣條件下,1-2d后即可采菇。
第1潮菇全部采完后,最好當天能全部刮凈表面干老根與枯死的菇及菇蕾,菇房的濕度只能維持在70%-80%,讓培養料表面干燥一點,以防止新鮮料面霉菌病害及防止部分蟲卵的孵化,料面太干時可用噴霧器稍噴一點細霧,在此條件下養菌6-10d。經養菌后的菌袋第2潮菇出前需對菌袋的補水,使每個袋增重30-50g。畦栽覆土的土面要保持不干不濕。補水后有條件的把菇房的菌袋給予10℃以下的低溫刺激1-2d,或晝夜10℃左右的溫差刺激3d,同時抑制雜菌生長。這時管理同第1潮菇,此時通風保濕尤為重要。第3、4潮及第5、6潮菇的管理同第2潮菇類似,關鍵是養菌與增水的處理上要合適,才能達到穩產高產。